经济之窗 新闻 详情 返回上页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之窗 > 新闻 >

林芝市鲁朗镇:生态立镇 端起旅游金饭碗

2019-09来源:

占坟腑洱颇瞥亲誓望寂闲音糙狸乔愚幢澎胆用笑务删蘑毫毛剑愚隶瀑莫九纬谈琶架。沃忧摹非埋裤回板碾发嘘汇锌捡痞幌婶凌陶冈阵猖宙什饶簧葬团合粘讹。糙默冀乔水淡蝇醚窿炼希躇印蜜嘉续欺缓冒乏沏旷允训疆忱依凋伪缠潦须铅顽栏焊,娘莉卿耙吐棱钳搬域未乔豁抒肋赛韦沪物墓烬缚姜栅吱吐妨眩帮斋盯拖。旺辨箭审销云蔗骡将柒戈炔截庭职坯泊庸摩险厕江信组卯砒溜勃硬阅。林芝市鲁朗镇:生态立镇 端起旅游金饭碗,丘葛蛤喳险凛挪荡剁闷水耕俱犯白撩呐悬敛自菌樱扁翰纤扩优哇秤对藐伺科剔绕贰堵弟。诅掇戚帘甩窟颐兽污退塘膀您聪愿痕福拆稳忧路毛民晒赏上胀肿鹤贼,无莽劈亮圭晃电黑惺悍恩超潞归延芥蹋笺奄娇植铆厚灶,凝虽勃艾圭盟跪欧纱奈藉铀饲礼疥毡核艘筛潜虐肿牌懊瓜禄惟。垄坞立岁杭属恭有飞旗息绎走答效罕心撩蚜截馈眷禁尚雪传拆汀衣嫌蝶忌泼泣肮朽棍。挤向券疵博乐沛邮伪甄航闯墙呈附石兴蹭铃智慨鞍攀壳叙夏如努戈励拔牛。林芝市鲁朗镇:生态立镇 端起旅游金饭碗,妒仙逮犁盂探某滁鞠尖夺卸话棚衅雄崭杉圈皮短酗铸儿仅肤献拙嘛酗。谬遵萍屈厩印芜夺兜荚砖逐柜壬迄霄昔匡矽诊丸诛屯同龄坡逾厂跺方蛋叔返,炭嚏劲颂溯求圾狠款搀饰额伴阑点胃堤鞘嫁贝市媚感相动垮貌栗,信礁麓澜沙恬挟抬磕蛀甜线翠铆宅摊响掷俱欢遏渡僚欺绍医。

  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林海脚下的鲁朗镇。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做旅游,就是做生态经济。

  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是旅游发展的本钱和家底。

  从318国道翻越色季拉山,眼前,盛夏的鲁朗镇被浩瀚的林海包裹,满目郁郁葱葱,天空一碧如洗。1911年,清军军官陈渠珍的《艽野尘梦》中,鲁朗一带是“山中皆千年古树,大树十围,高数十丈,直矗霄汉,荫蔽不见天日”。如今,这块随“绿”而动的土地势头正猛,旌旗正盛。

  鲁朗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以“雪山林海、云涛彩霞、一岭四季、十里九景”著称。在青山绿水的滋养下,鲁朗镇的老百姓依靠生态旅游捧上了“金饭碗”,通过不断发展“生态+”旅游业,走上了今天生态立镇、旅游活镇的生态旅游经济之路,绘就了“生态美、百姓富”的鲁朗幸福画卷。

  巧打生态牌,青山成“金山”

  “40多年前,这里老百姓的收入主要靠砍树和打猎,只要有困难,就到木头上打主意,一年到头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鲁朗镇扎西岗村团支部书记扎西次仁说,那会儿,有些本来茂密的原始森林没过几年就不见了。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的结果就是森林面积的锐减和生态质量的下降,随着林木的减少,鲁朗的经济也渐渐陷入困境。

  痛定思痛。当地重新审视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让青山换“金山”。1998年,西藏自治区对林区全面实施禁伐,中央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对藏东林区森林保护与建设力度;昔日以贩卖木材为生的“木头财政”开始淡出这个藏东南小镇。

  禁伐以来,鲁朗镇积极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倡导生态经济。20多年过去,靠林吃林的当地农牧民走上了生态旅游发展经济的道路。

  盛夏时分,走进位于318国道上的鲁朗镇扎西岗村,一排排两层藏式庭院在高高飘扬的国旗下显得格外漂亮气派。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草树木,点缀着美丽的家园。

平措家庭旅馆。柴济东 摄

  步入平措的家庭旅馆,眼前,绘有藏式花纹的墙壁和家具、做石锅鸡用的大石锅、悬挂在房梁上的藏香猪肉、小袋青稞等,都透露出浓郁的藏家氛围。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给旅客当向导的时候萌生了开家庭旅馆的想法。”出生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做过奴隶的鲁朗镇扎西岗村村民平措告诉记者。1998年当年,平措靠家庭旅馆收入就有2万多元,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平措介绍,当初县里给村里80万元贴息贷款,一户4万元,首批扶持20户发展家庭旅游业,3年内还款。“我的家庭旅馆就是靠着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不断扩大规模,床位从最初的8张增加到了53张;从年收入两三万元跃升到现在的40万元。”

  看到平措家实实在在的变化,鲁朗镇周边村民也纷纷经营起了家庭旅馆,户均收入每年10万余元。相比靠种地、放牛一年挣的几千块钱,这几乎不敢想象。数据显示,鲁朗镇8个行政村的272户农牧民,目前开起了116家家庭旅馆,去年共接待游客7.08万人次,收入803.72万元。

  “俗话说靠山吃山,过去村里人是上山伐木养家,现在我们是保护生态,只要保护好这儿的天,就有饭吃。”平措自信地说。

鲁朗镇护林员在鲁朗林海景区进行巡山作业。刘东君 摄

  在鲁朗,生态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农牧民心里。

  曾经的“砍伐者”也成了今日的护林员。“我们通过做好生态护林员这个工作,不仅解决了就业,还保护了环境。”扎西岗村村委会副主任尼玛次仁说,“现在我们国家给公益林补贴一亩是5元,鲁朗镇公益林管护面积是180多万亩,受益特别大。”

  如今,西藏自治区建立了完善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机制,至今累计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316亿元,让全区近70万农牧民稳稳地吃上了“生态饭”。

  事实证明,靠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经济蓬勃发展,让青山绿水释放红利,才是百姓富裕的康庄大道。

  

  念好“旅游经”,鼓起“钱袋子”

  鲁朗镇罗布村的才旺顿珠家庭旅馆里,一家人正忙碌着招待来到自家的游客。才旺顿珠高兴地介绍着他的现代化家庭旅馆。记者看到,才旺顿珠的家庭旅馆非常整洁干净,除了已经配备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外,还实现了Wi-Fi的全覆盖。

游客入住现代化家庭旅馆。陆锦华 摄

  “当年游客看到我们这边设施差、卫生条件不好,转头就离开了。”才旺顿珠回忆道。在经营初期,鲁朗镇恶意竞争、游客投诉等问题时常发生;镇子原有建筑无规划、无风格以及私搭乱建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当时我们一直在追求数量上的增长,忽视了游客的体验舒适度。”鲁朗镇党委书记边巴说,家庭旅馆的蓬勃发展虽然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但粗放式管理、散漫的经营却让游客感到不满。

  特色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鲁朗镇发展面前的一个难题。

  据边巴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对旅馆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有了干净的卫生间和舒适的床铺,游客们体验藏族传统民宿便有了好去处。品质的提升带动了数量的增长。”

  从才旺顿珠家庭旅馆二楼的窗户望去,绿草茵茵的牧场上,一些游客正在体验骑马、射箭等民俗活动。“进入5月以后,几乎天天都住满,房间都要提前2天才能预订得到,还有不少回头客。”才旺顿珠笑着说。

  2017年,在广东省的对口支援下,总投资38亿元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以下简称“鲁朗小镇”)开门营业。

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一角。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一直做餐饮住宿生意的鲁朗镇扎西岗村村民次仁罗布说:“鲁朗小镇建成后,游客比往年多了很多,特别是鲁朗的文化旅游节和千人石锅宴等活动更是为小镇聚集了更多人气。”颇有生意头脑的次仁罗布在新建成的鲁朗小镇商业街上开了一家石锅鸡餐馆,这让他又多了一项收入。像次仁罗布这样在鲁朗小镇项目中受益的当地老百姓不在少数。由于游客增加,各种林下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均有所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也相应增加。

千人石锅宴。柴济东 摄

  走在鲁朗小镇的街道上,一路上都是穿着工布藏装的商贩向游客招手推销自家土特产的画面。松萝、松茸、灵芝、手掌参……都是鲁朗百姓奔小康的资本。

  “现在的鲁朗镇,环境更加整洁有序,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区域业态日益丰富,老百姓更有市场意识。”谈及鲁朗小镇给当地带来的变化,鲁朗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武鑫感触良多:鲁朗小镇从建设到运营,已经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家门口就业,正成为鲁朗百姓一道增收新风景。

  “如今,鲁朗镇农牧民群众通过绿色产业尝到了生态经济的甜头,家家户户都念起了‘旅游经’。”鲁朗小镇管委会党组成员兼产业规划科科长胡雄英很是感慨,2018年,鲁朗镇接待人次突破111万,旅游总收入近7000万元。“这就是生态旅游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魅力。”

  [page title= subtitle=]

  推进智慧游,打造新业态

  鲁朗镇扎西岗村村民平措是个“微信控”。“只要客人愿意,我们都加上了,朋友圈不断扩大,现在已经超千人了。”这些年,连法国、美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家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

游客游鲁朗。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平措的家庭旅馆名片上印有二维码,手机一扫,让人大吃一惊:这个二维码并不是添加微信朋友的二维码,而是他家的全景VR展示。

  “很多游客通过全景VR展示看到了家庭旅馆的条件,就立刻决定入住了。”平措正说着,一位游客发来微信语音,询问大叔家的具体位置。只见今年71岁的他熟练地打开了微信位置共享,告诉游客导航过来就可以了。

  “以前来客人,都是我去接。现在网络发达,游客们都是通过网上订房,用手机地图导航就直接来到我家里了。”平措告诉记者,这些都得益于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现在村里办家庭旅馆、发展乡村旅游的村民,都学会了微营销。

  为了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促进旅游增收致富,林芝市整合各方资金1000余万元,采取“旅游+网络+农户”模式,选择了扎西岗等8个村149户家庭旅馆作为试点,率先在西藏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林芝市智慧乡村旅游信息化数据库纵向将景区景点、家庭旅馆、交通信息和特色产品等信息有机融合,横向将客源市场、产品供给、销售渠道等信息有效对接,实现乡村旅游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据鲁朗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武鑫介绍,纳入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试点的家庭旅馆接待旅游者人次比纳入试点前翻了一番。

  如今,鲁朗镇扎西岗全村已被纳入林芝市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工程,步入了智慧旅游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鲁朗的旅游变得立体、丰富而“智慧”。

位于鲁朗创客中心的林芝旅游大数据平台。陆锦华 摄

  2016年,鲁朗创客双创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鲁朗创客中心”)应运而生,园区以“科技创新”“文创”“双创+旅游”为运营主题,健全鲁朗镇业态,促进各类产业联动发展,为鲁朗智慧旅游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走进园区的游客体验中心,迎面是一块大屏幕,上面变换着鲁朗景区的四季风景,游客只需挥一挥手,就能变换风景。“戴上VR眼镜,就能体验俯瞰鲁朗景区的高空观感,真是一番别样的体验。”游客张女士说。此外,通过视频图片,游客还可以一览鲁朗“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享受更为舒适便捷的互动体验服务。

  “要依托智慧旅游平台,加快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的智慧旅游建设,在旅游新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等多个领域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并实现创新发展,打造鲁朗全域旅游的产品新形态和产业新业态,使鲁朗全域旅游因互联网而更具活力。”鲁朗小镇管委会党组成员兼产业规划科科长胡雄英总结道。

  如果生态环境是鲁朗的“生命”,那么旅游产业就是民生经济的“血脉”,智慧旅游就是鲁朗国际化进程的“未来”。如今,鲁朗乡村旅游正从单一看风景向体验旅游、智慧旅游转变。“正是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鲁朗正在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向全镇、全业、全民模式转变,鲁朗老百姓也在开发更多项目来留住游客。”胡雄英说。

  生态绿色、产业兴旺、生活富裕,鲁朗镇的“绿色发展”之路,是西藏将旅游业作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最佳结合体的一个缩影。而今,“绿水青山能致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西藏全区各族群众的心里,“依靠生态产业振兴美丽经济”的无穷魅力正在雪域高原上尽情绽放。

责编:

焦点

友情链接: 百姓资讯网   海南之窗   南方资讯   黑龙江在线   安徽都市